創業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公司注冊。
據統計,每天新登記企業1.5萬戶,換個角度思考,每天大約有1.5萬人注冊公司,開啟創業之路。
但是這1.5萬戶中,有30%只領證未開業。很多人出師不利,并沒有走好第一步,甚至為以后的發展埋下大隱患。
千萬不要等到在“套路”中四處碰壁才后悔!
1、公司命名絕非起個好聽的名字這么簡單
當公司確定好名字后,可以先在工商企業信用網上查詢檢索,看是否已被他人注冊,提高通過率。
如果已被他人注冊,建議換名字,土豪除外;
如未注冊,一定記得公司成立后要及時申請注冊商標和域名。
2、公司注冊時間越早越好
很多人覺得,什么時候注冊公司問題都不大,公司可以先運行,慢慢注冊,其實一旦團隊穩定后,公司越早注冊越好。
因為只有公司注冊以后,才可以開立銀行基本戶,有基本戶才可以核稅種,沒有核稅種你就沒有辦法報稅。
還有等你做到新三板或者IPO,對于公司成立的年限有硬性要求,新三板一定要公司成立2年后才能上市。
而且注冊公司后,像商標、專利的申請,微信公眾號認證都可以盡早展開。
3、公司注冊資本,并不是越大越好
2014年新公司法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,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。
公司股東可以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、出資方式、出資期限等,并記載于公司的章程。
認繳登記制不需要占用企業資金,可以有效提高資本運營效率,降低企業成本。
此時,可能很多人覺得注冊資金就多寫一些,反正不用真繳,動不動5000萬、1億,還可以顯示公司實力雄厚,有面子。請注意,認繳并不等于不繳!公司清算的時候一定要見到錢。
但也不能太任性,這錢遲早要往里面填的,而且萬一在經營過程中公司出現了糾紛,引起了官司賠償,法院是會追繳你的認繳資本的。
那些動不動認繳幾千萬甚至“一個億”的,完全就是給自己找事兒!
除了上面這些注意事項,作為公司老板你以為問題就都解決了嗎?
你需要關心的問題還有很多:
公司公章刻了嗎?銀行對公賬戶開了嗎?
職工社保和住房公積登記了嗎?公司注冊都應該走哪些流程?需要符合哪些條件?
應該怎么找到第一個合伙人的,如何組建團隊?如何分配股權,怎么進行融資?
人事制度不健全,怎么招聘人員?怎么管理團隊?
大部分創業者,并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。迷迷糊糊走一步算一步,隨隨便便作出選擇,可能日后會花多得多的代價來彌補。
新手開公司,你需要學習相關知識來讓你的公司盡快步入正軌。
但是在網上搜集相關知識,只有什么注冊公司,財務,營銷什么的,沒有具體如何開公司的,開公司要學哪些;
另外,已經開公司的人是如何學會開公司的呢,什么福利,工資,薪酬,打卡,考勤,行政等這些都是零零散散的碎片化的答案,根本不成體系!
查遍全網,幫助創業者開辦公司的產品或服務,動輒成千上萬元。對于初創公司來講,一是負擔大,價格不菲;二是過度消費,產生浪費。
八戒財稅總結了一套新手開公司的文檔,從公司設立的步驟和細節,不可不懂的財務知識,招人、用人和管人,要制訂哪些制度,如何留住客戶、保持利潤以及如何化解危機等方面,針對經營者在公司成立、經營、管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困惑,進行了詳細的解答。